本文目录一览: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1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注释: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
塞上曲二首 [唐代] 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 戴叔伦 系列:关于爱国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塞上曲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其二》作者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唐代·戴叔伦《苏溪亭》 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春天闺怨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李白《塞上曲》原文阅读|赏析
塞上曲 唐代: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
看上去,这是一首征人出塞的歌,表达了戍边士卒休兵息战的愿望。但是它并不是一般的厌于兵事的牢骚,而是通过对历史上御戎安边的思考,从根本上抒发了诗人欲使“海县清一,寰区大定” 的治国安邦的宏伟抱负。
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
王昌龄《塞上曲》的全文是什么?
塞上曲 唐五代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释】空桑:指桑叶已枯落。萧关:宁夏古关塞名,为关中四关之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边塞 , 讽刺组诗 评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王昌龄《塞下曲》共有四首,此为第一首,《乐府诗集》题作《塞上曲》。唐《塞下》、《塞上》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辞》,唐代为乐府新辞。古词多写边塞战事。
《长歌行》唐代:王昌龄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注: 萧关,关名。【鉴赏】 萧关,关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 区固原县东南。知了在叫,桑树 林因已落叶而显得空旷,正是秋 季八月,走在通往萧关的道路上。 语出唐·王昌龄《塞上曲》: “蝉鸣 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译文 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